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3115: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股票多少钱杠杆,特别是当孩子成绩在中下游的时候!接纳孩子的各种状态,就是一种给孩子安全感
原创 爱编程的魏校长
小孩子和我们不一样,很容易没有安全感的。家庭,就是给孩子安全感的地方。
毕竟嘛,小孩子和我们,有一个很大的不同,就是他没有独立,一切依赖我们。我们如果没有表达出足够的爱来。表达出对他们足够的接纳来,他们会很没有安全感的。
所以,要经常提醒自己,我们都是普通人,我们的孩子也是普通人。那么,他们的学习路上,成长路上,肯定不会一番风顺的。
我们接纳孩子学习路上的出现的各种情况,我们接纳孩子的学习结果,我们接纳孩子的挫败感,我们接纳孩子的情绪波动,和孩子共情。这些,都是给孩子很强烈的安全感。我的爸爸妈妈爱我,并不是爱那个能给他们面子的我。
展开剩余84%当然,这里面还有一个细节,我们接纳孩子的分数不好,但我们不接受孩子的不努力;我们不接受孩子的放弃学习,放弃自己作为一个学生的责任。家长注意区别开来。 没有安全感,肯定没心思学习。但无底线的接纳,人性的弱点,孩子也会觉得,好像不学习也没什么。所以啊,我们在孩子上小学前,要想好这个问题:孩子学习顺利我们是怎么样的;孩子学习有波动,我们是怎么样的;孩子学习成绩一般,我们是怎么样的……我们认可孩子的积极和努力,但不会因为他的分数,而有区别对待。不会因为分数不好就出现暴怒情绪等,让孩子没有安全感。但如果孩子放弃学习,放弃不断尝试各种方法提高自己,我们也要表达出来。
让孩子感知不同,有难度,这确实要多观察孩子,多和孩子交流共情才能做好鼓励工作。
这需要花时间,也需要为人父母的技巧。如果你担心你做不好。真的,让孩子从小多读书,多从书里吸取力量,是最好的最省事的,本来嘛,孩子的人生输入,不能只有我们一个渠道。
生活在恐惧环境中,或者说定期不安的情绪中,怎么可能搞好学习,怎么可能走好人生路。
有家长问我,需要定期自省哪些方面?有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,就是第一个要自省的。 而且吧,孩子长大一点,会很快回忆起来,感觉到:父母到底是爱我们的,还是自私为自己面子的时候更多一点。我在某乎上看很多文章,感触很深……
接纳孩子,是我们都要修炼的
加加参加一个英语考试。第一次,她很兴奋,我全程笑意盈盈。给她说,别激动,哎呀,说好的,喝点牛奶再进去。她一溜烟跑了。出来说考试中途,饿晕了,可能没考好。我们都哈哈大笑。
第二年,进入考场前,她突然有点紧张,我还挺意外的:对你来说,都是手拿把掐的事情,紧张什么啊?她说:万一我考不好怎么办?
我当时有点小生气:怎么会。又没有人要求你什么成绩,我们家又不看重这个。你何必在意呢。而且吧,你从小都有单元考期末考,都身经百战了。我以为你早有一套自我调整的方法了……
加加说:我也不知道啊。可能是知道好几个同学,去年就考过了吧。我想考卓越啊。
我有点啰嗦:大姐大的面子,不重要……
她就有点烦躁,像去年一样,跑进去了。
考完出来,还是像去年一样分享考试趣闻。才算是完完全全放松下来。
等她的时候,我突然意识到。对加加的紧张心情,我是不接纳的。为什么?我自己参加考试,哪怕是那些所谓决定人生命运的考试,从来没有当回事。该吃吃,该睡睡。我记得参加竞赛前一天晚上,我还陪着一个叔叔喝了两杯。他说:你明天要考试哦。我说:两杯正好入眠。睡前照常吹牛,考试如作业。
心理上,看她从小参加各种考试。教她考前如何规划复习,教她带着小紧张去进入考试状态。教她战略上藐视,战术上重视……觉得早就出师了。但忽视了她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环境,忽视了她自己从小对考试的重视,忽视了她的完美主义,忽视了她的个体差异。
等她的时候,这番心理建设。让我,又升了一个层次。从接纳孩子的任何考试结果,只要你认真复习准备就行。到也接纳孩子复习准备过程的不完美,也接纳执行计划时候的跌跌撞撞,也接纳考前十几天就开始的叫唤和情绪跌宕起伏^_^。
从一个教她冲刺时候如何呼吸的教练,从加油呐喊,帮她查漏补缺,到远远看着,看她长大,看她成长。
下一步,我打算再调整一下自己,从不接纳自己的不阳光和没活力,到现在,接纳加加的偶尔懈怠,也要接纳自己的偶尔懈怠了。
“磨蹭”是孩子的天性,爸爸妈妈要有耐心
因为他的大脑还没连接起来,也就是"开窍”。
即使你催她、吼她、责备她、拉她、扯她、甚至烦躁了踢她,她也做不好当下你要求她做的事。
这是因为孩子的哭声已经诠释了她的无助,她特别想做好,但是小脑袋已经被吼得短路,她变得不知所措,只能可怜巴巴的看着你。所以父母要学会等待,允许孩子慢慢来,多些耐心,你便会发现,她越来越聪明,学的越来越快。
教育本来就是一个三分教,七分等的过程,教的太多等的太少,孩子慢慢就厌了,烦了。 等待艰难,但很值得;默默耕耘,静待花开!
差生为什么是差生?因为他长期享受差生待遇
有教授做了这么一个实验:
跑到某个小学,把每个孩子,都叫到一间专门的教室,做了一些问答。 最后,教授随机在一些孩子的名字上画圈,给学校说:这些孩子,很有潜力。你们好好培养。
过了一年,教授去问学校:这些孩子,目前学习上,各方面,有提高吗? 学校回答:有啊,这些孩子,大多数都有很大进步。教授您当年是如何测出来这些孩子未来会很优秀的,给我们讲讲呗,以后我们也做这样的测试。 哈,教授不过是做了做智力测试的样子,最后乱选了一些人。但学校、老师和孩子自己,都认为自己是很有潜力的,都做了改变,最后就……
除了老师和校长认可,让我们走向良性循环。我还有逆向的体验。某次,一个巡视的校长,以为我上课偷懒,下课跑我座位上,专门盯着我做一道题。还在旁边念念有词,不断拍桌子打断我。这差生待遇,把我给吓着了,什么都不会了。
后来我观察,有些同学,不就是一直享受这类待遇,一直被区别对待,再聪明,也走不出来了吧。
家长陪做作业,如果不停在旁边纠正,就是让孩子长期享受差生待遇。 可是,好多家长给我吐槽:我看到她一个6字,活生生抄写成9字;我看到她草稿纸上,明明答案是对的,偏偏抄错了,我能不冒火吗?我能不赶紧纠正吗?? 都这种情况了,就真的不要再陪做作业了。孩子变差生,家长的努力,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是可爱,不是傻,不用焦虑
当年加加傻傻的样子,我就特别喜欢。
我看一些书上说,孩子的表现,在父母眼里有滤镜,会自然特别喜欢自己的孩子的。
但是,但是,和有些邻居聊天,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焦虑,他们觉得孩子有问题,他们觉得自己孩子没有别人家的好。 然后我就去看了一下,言行,都特别可爱的孩子啊。孩子,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?
如果你有这种焦虑,我建议你学会转换思路,学会俯身感受孩子的可爱,可不要被网上传播的天才孩子的表现给蒙蔽了自己。正常“傻傻的”,就特别好,就应该是我们的孩子。
每个孩子的发育速度是完全不同的,学前,有时候差一个月都有很大的差异。 对孩子的各种接纳和认可,太重要了。这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。
你现在就要学会享受育儿的过程。孩子上了小学股票多少钱杠杆,才会给他更多的认可和鼓励。 而且吧,上了小学,也应该:接纳不完美的孩子,也接纳不完美的我们。 话说,我也曾为规划不当而懊恼,后来发发现啊,什么都不耽误。
发布于:湖南省